走进生产服务中心电气研究所,有这么一群青年,他们悉心钻研、吃苦耐劳、谦虚低调,他们就像嫩芽破土而出、冒尖生长,涌动着无限生机与活力,为了梦想努力奋斗,留下的汗水与喜悦。
别出心裁
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的李博,在所里面已经小有成绩了,设计研发的《一种局部通风机不停风切换的控制方法及装置》《象山矿井主运输皮带随煤量自动调速》控制系统是市面上目前没有的,编写的论文《矿用局部通风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分析与研究》已在公司期刊上发表。然而谈起研成就与收获时,他有些腼腆,几次解释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。
一念既定,再难再苦也要迎难而上,快马加鞭。对于黄陵矿业公司提出局部通风机不停风切换这个想法后,李博采用逆向思维,将面临的问题迎刃而解,这期间他没有娱乐时间,有的只是查阅不尽的数据手册,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状态。
李博谈到,最难的是把之前自认定的理念及方案完全推翻再重新开始,抗压能力必须要强,否则几次下来根本坚持不下去。成功带来的自信使李博在成长的道路上越发的轻车熟路,从“瞎搞”到专业,再到“收”徒,永不退缩、毫不气馁性格成就了他自己。

脚踏实地
今年28岁的高军伟,仅用两年多时间,就成为所里面的技术骨干了。带着一副黑框眼镜,是一名人见人爱的大男孩,从清澈的眼神中,可以看出他纯粹而朴实的工作态度和标准。关于这位年轻技术人才主要工作成绩的采访,还是通过外聘电气专家诸德云讲述的。
“角色转换快,接受能力强,又有顽强的毅力和超人的耐力,具备项目管理素质”,诸德云评价。
高军伟2019年调到生产服务中心,早在分流前,就备受该中心领导器重,后来进入电气研究所,从事设计制图、PLC控制程序编写、现场调试、编写说明书等多方向工作,且成绩斐然。独立完成下峪口立井压风机系统的集控改造;象山西彭压风机系统集控改造;完桑树坪矿的八套智能局扇安装与调试;桑树坪矿与二号井的采掘配电点的电力监控分站安装与调试等工作。2021年10月至今几乎没有过双休日,随处可见他奋斗的身影,认真敬业程度是年轻一代中的楷模。
“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,各种经验和成绩使我在工作中更有底气了。”高军伟说。
精益求精
研发工作不只是想象中的只要有力气,能吃苦就能干好。在生产技术日益发展的新时期,美观的界面设计更能给系统增光添彩。强毅刚也是所里的技术骨干。
“之前给移动、联通等公司干活的时候,积累了不少的经验,所以上手比较快,考的证也多,其中‘诺基亚LTE中级网络优化师’长期有效。现在主要利用C语言、VB语言等去编写代码,每实现一个功能都有成就感,我感觉非常有意思。”强毅刚说。
目前设计的工程项目电脑组态软件系统,增加了远程监控功能,局内网、外网的情况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,并且界面美观,得到用户及领导的一致好评。
“在枯燥无味的电气研究生涯中,如果缺少一种对本职岗位的“忠诚”,很难做到精益求精的。”强毅刚的加班是比较特殊的,由于家里笔记本分辨率太低,部分画面显示不出来,必须用台式电脑,每次回去加班都带着显示屏回家,早上上班的时候又带着来。滑稽中透漏着心酸。
细致入微
李超整个人看起来很单薄,脸瘦削,但是一双眼睛很有神,有一种特别的光射出来,看似一副文弱书生样,实则温柔又有爆发力。
“从他手里出图设计出产品硬件,非常的合理,易安装操作,维修方便,在电气专业上有灵性。”电机电器车间负责人这样评价。
“如果没有单位创造锻炼学习的机会,我也不会这么快成熟起来。”李超坦言,干技术类工作,只要有上进心、肯吃苦,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是非常多的。
目前李超已经独立完成KXB1140可编程控制箱,电气图的设计和内部元器件的布局设计及安装调试,二号井钻锚机器人电气控制方面的安装及调试,王峰煤矿采掘配电点及局扇集控的安装及调试等工作。
在生产服务中心,更多的年轻人已经成为“智造”征途上的主力军,他们将自己融入“智造”事业中,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了不平凡的路(薛寒煜)